建成当天,纷纷跪地亲吻桥面;过桥的大巴车也得身戴大红花;不丹国王来访问,刚落地就被拉上桥参观了。
之所以这么喜欢,除了桥本身雄伟壮观,更重要的是,这是他们的好朋友,中国为他们修建的大桥!
那么有人不禁好奇,不就是一座桥,到底为什么值得他们这样激动?这背后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2023年10月,不丹国王受邀访问孟加拉国。在抵达孟加拉后,他的第一站就是帕德玛大桥。
帕德玛大桥已然成为孟加拉的新地标,无论是本国民众还是外国游客,都将其视为孟加拉发展进步的象征。
在大桥通车后,孟加拉民众的出行时间快速缩短。以往需要8小时的渡轮行程,如今开车只需要10分钟就能够最终靠大桥。
一位名叫乌兹扎的孟加拉员工激动地呐喊:10分钟过河,千年摆渡历史结束了!
更让孟加拉人欣喜的是,仅仅开通一年,截止到建成一周年,大桥过路费收入就达79亿塔卡,约5.3亿元人民币。
他们自发组织摩托车大军,驱车前往大桥庆祝。许多民众更是激动地趴在桥面上,亲吻这一伟大工程。
孟加拉作为发展中国家,一直饱受基础设施落后的困扰,尤其在交通方面,问题更为突出。
由于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集,公路网覆盖率不足,多条大河横贯全境,致使全国交通网络支离破碎。
而帕德玛大河就像一把磨不好的刀,狠狠将不大的国家一分两半,让本就艰难的境遇雪上加霜。
当地民众需要乘坐渡轮才能往来于河的两岸,而这不仅耗时长,而且安全风险隐患大。多年来,渡轮倾覆事故频繁发生,数不清的孟加拉人葬身河底。
面对恶劣的交通现状,孟加拉政府决心建造一座连接两岸的特大桥,以期彻底改变国家面貌。然而,这个计划注定荆棘遍布。
为了寻求突破,孟加拉政府求助国际社会,希望有国家能够伸出援手。这个重任最终落在了中国肩上。
中国政府格外的重视孟加拉的诉求,并决定派遣国内最优秀的工程团队承建帕德玛大桥。
然而,当中国专家团队抵达当地后,眼前的状况令他们大吃一惊。作为一个泥沙淤积严重的河口,帕德玛河两岸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施工环境异常恶劣。
如何在如此不利的条件下建造一座特大桥?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面对困难,中国工程师没有退缩,而是选择迎难而上。他们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开动脑筋,群策群力,最终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在松软多变的河床上打入百米桩基,以稳固桥梁根基;使用先进的防护技术,全力保障施工安全;
引进国内最先进的设备,提升工程效率;面对汛期河水猛涨的危险,提前制定科学周密的实施工程的方案......
2020年,横跨帕德玛河的最后一块钢箱梁在万众瞩目中缓缓落下,2022年正式通车运营,中孟两国人民的梦想在这一刻化为现实,泪水与欢呼声交织在一起。
对孟加拉国来说,大桥是新生活的开始,是历史翻过了新的一页。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中国的大力支持。
在大桥建设过程中,中国向孟加拉提供了资金和技术上的全面帮助,中国企业和工人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民心相通的理念,赢得了当地民众的广泛赞誉。
2019年1月,孟加拉国首都达卡老城区的一场突发事件,让中国企业的形象在孟加拉国民众心中熠熠生辉。
当时,由于地下污水系统堵塞,大面积街道被淹,周边火车轨道几乎被污水覆盖,危及铁路行车安全,数万名当地群众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危急时刻,孟加拉国铁路局向正在附近进行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项目建设的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求助。
中国中铁项目部在收到请求后,迅速组织工作人员和机械设备赶赴现场,展开抢险救援。
到达事故现场后,救援人员发现情况十分紧迫。年久失修的铁轨起伏不平,污水已经快要涨到周围房屋的窗户处。
在当地居民的帮助下,救援人员很快找到了污水堵点,并通过航拍发现污水已经蔓延到4万多平方米的区域。
根据勘察情况,大家制定了先设抽排污水点,排查地下管路出水口,再疏通堵塞管网的救援方案。
与此同时,来自中国的挖掘机、水泵、发电机、照明设备和各种物资被火速调集到现场。
中国工人连夜奋战,最终成功控制了险情,帮助铁路恢复运输,疏通了地下管网,排除了市区积水。
在救援现场,当地民众纷纷向中国工人竖起大拇指,对他们的无私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这次救援行动,让孟加拉国民众真切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友谊和担当。而在帕德玛大桥的建设中,这样暖心的故事还有很多。
为了完成大桥的建设任务,数百名中国建设者远离家乡,常年驻守在孟加拉国。他们不仅要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还需要面对语言不通、习俗差异等诸多挑战。
然而,中国建设者用真诚和汗水,很快赢得了当地民众的信任和喜爱。他们优先雇佣孟加拉国工人,提供技能培训,帮他们提高就业能力。
随着大桥建设的推进,两国民众的心慢慢的接近。中孟两国虽然相距遥远,但人民的友谊跨越了国界和文化的隔阂。
透过帕德玛大桥,人们看到的不仅是钢铁的力量,更可以感觉到中孟人民心心相印的友谊。
两国虽然相距遥远,但始终致力于彼此理解,增进互信,推动双边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帕德玛大桥的建成通车,不单单是一个工程建设项目的完成,更是中孟两国友好合作的结晶。
从项目启动之初,双方就本着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密切沟通,精诚合作。中方充分尊重孟方的意愿和需求,孟方也全力配合支持中方的工作。
帕德玛大桥不仅为孟加拉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也为区域相互连通和经济一体化带来新的活力。
大桥的建成,将极大改善孟加拉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加多外资企业前来投资兴业,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同时,大桥作为连通孟加拉国和南亚其他几个国家的重要交通枢纽,必将推动区域贸易往来和人文交流,为南亚次区域经济合作注入新动力。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始终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致力于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在帕德玛大桥项目中,中国充分的发挥自身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优势,不仅为孟加拉国提供了优惠的贷款和先进的技术,还帮助培养了一大批熟练的本地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孟两国将以帕德玛大桥为新的合作起点,进一步深化互利合作,推动两国关系迈向新的高度。
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产能合作、人文交流等,两国都大有可为。只要中孟两国人民携手前行,必将打造更多精品工程,续写两国友好合作的崭新篇章。
飞架南北、沟通世界的帕德玛大桥,慢慢的变成了孟加拉国人民心中的骄傲和中孟友谊的见证。
站在这一刻,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一带一路的广阔前景下,中孟两国紧密携手,共创美好明天,让两国人民的友谊之桥越架越坚实,越走越宽广。